金州教育云平台

兴义市笔山小学

>学校首页>菁菁校园>学校文章>内容详情

让语文课堂充满快乐

发布时间: 2018-09-04 10:12 发布单位: 兴义市湖南路小学 浏览量: 4957 【公开】

   现代教学观要求学生,既能苦学,更要乐学。如果把学习作为是一种负担,被动地学习,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更会导致学生的心理身心不健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学过程中重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状况,致力于沟通两者的内在联系,促进语文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统一、和谐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需要、学习情感的主人,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古代的孔子是最早主张乐学的,他提倡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都是追求乐学的境界。我们现代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让儿童快乐地学习。为了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生气、有创造精神,并且有主人翁责任感的一代新人,我们教师要创设快乐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学习乐园中自主学习,吸收知识,培养能力。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上使用了“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本模式操作程序为“激趣导入,乐学新知——以情激趣,感知质疑——以人为本,自主细读——悟情延伸,创造体验”。下面,以一些课例来浅谈对“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相统一”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激趣导入,乐学新知

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感兴趣的东西特别能引起人的思维,对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就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老师的导入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引起学生开启思维的闸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挂图、幻灯等,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其趣味盎然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之中。我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设疑:(先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两种植物的名字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又问:今天,它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些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和探索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所以,精彩的、生动的导入会如磁石般吸引学生,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引发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去战胜枯燥和乏味,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并燃起智慧的火花。

   二、以情激趣,感知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事实上,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每一堂课,对于学生来说,都应是其生命中的一段心路历程。若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情感参与,即便你教师舌干唇燥,苦口婆心,学生也只会无动于衷乃至恹恹欲睡。所以,我们教师唯有以情激趣,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焕发感知质疑的火花,才能掀起一个又一个教学高潮。

我在课堂中创设趣味性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敢为,发现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王二小》时齐唱《王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学生们唱得深情,赞颂之情油然而生;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等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创、自演等,同学们都把那些情景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证明他们在喜欢的情况下已经把教材驾驭得自如,而又理解得透彻。这样以情激趣地诱惑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避免教师的满堂灌,提高教学效益。

当学生被激起学习情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之后,教师必须及时激起学生感知质疑的火花,让他们主动探讨课文。例如上《脱险的叶形鱼》一课,我让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叶形鱼有什么危险?”“叶形鱼是怎样脱险的?”“叶形鱼的对手是谁?” “叶形鱼是怎样的鱼?” “为什么用一只叶形鱼,而不用一条叶形鱼?”……这一步骤让学生真的动起来,活起来了,因为这样,就使学生“运其才智”,主动阅读、求解,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趣味中了解新知。学生在质疑释疑、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分享了认知活动的情绪体验,促进情感上的和谐融合。

    三、以人为本,自主细读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模式力图改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局面,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我们要充分信任、尊重学生,倡导民主教风。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则说过这样的话:“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因此,给学生自主权,创造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乐中主动求学,体会到学会、会学之乐,成功、创造之乐。

    在教学时,要体现自主性,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领悟,自己筛选、吸收、运用;让他们能保留求知的新奇感;让他们能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头脑去接触、思考、欣赏;让他们有发现新知,完成探索的快乐。在该项实践中,我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团结性,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探讨,解疑,采用“答记者问”法,开放讲台,让自主的学生当“小记者”提出不懂的问题,其他同学当成被访问的人,回答小记者的问题,或用“小老师”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积极发言。这样,让学生发表了独特的见解,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例如教学《鲁班造伞》一课,我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地读喜欢的段落,动之以情地演造伞的过程,形象生动地画自己设计的雨伞,思维敏捷地介绍自己构思的发明品,将思维训练、语言发展、情感熏陶交融在一起,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得到和谐统一,让每个孩子的潜质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四、悟情延伸,创造体验

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掌握知识,领悟了文章的感情主旨后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把课内外结合联系起来,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应该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让他们充分发挥、施展才能。平时,讲授新课后,可布置一些课外的扩展的快乐作业,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如仿写、仿说、调查、画一画观察的实景,听一听故事、演一演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学习《比一比》之后,我布置创新式的作业:“看看谁最聪明,能像课文那样写一写。”学生们的作业本中写着:“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茶壶一个杯。”“一个高,一个矮,一只骆驼一只羊。”“一张厚,一张薄,一张棉被一张纸。”“一边多,一边少,一袋高粱一粒米。”……这样的拓展延伸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乐园。由此可见,快乐的、有趣味的扩展和体验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浓厚的兴趣,自主地发挥和施展了创新的才能。

    总之,在“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相统一”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中,体现了主体意识,激发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利于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也看到学生是真正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生动、主动的学习中发展了独立阅读能力,善于发表独特的见解;他们能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乐于实践和创造。同时,这项模式也融合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体现民主、平等的关系;形成和谐而活跃的氛围,使学生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黔西南州教育局 技术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88号    客户服务热线:4001801818转1
Copyright©2016 yun.jzjy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6008618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