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教育云平台

义龙新区中心校

>网站首页>教育扶贫>内容详情

上善若水 情牵扶贫 ——鲁屯镇中学教师邓康扶贫工作简描

发布时间: 2019-05-15 16:18 发布单位: 义龙中心校 浏览量: 1642 【公开】

上善若水 情牵扶贫

——鲁屯镇中学教师邓康扶贫工作简描

  

在沧桑的鲁屯古镇边上,有那么一群贫困的群众,只能依赖贫瘠的土地养活自己。传统农业“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毫无例外地将“贫困”世代传递下来。

七一村,位于义龙新区东北部,总面积23平方公里,是鲁屯古镇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石山地区,环境极其恶劣。全村辖22个村民小组, 1046户5489人(其中建档立卡214户780人),主要以农业为主。

但如今,这里变了模样......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吹响了“脱贫攻坚”铿锵有力的号角声。其中,有一位甘愿彻底改变家乡贫困面貌而艰辛付出的长者,坚持用“奉献”去完成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这位土生土长的“老教师”,甘心为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他就是邓康,一位平凡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长期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一直坚持不懈下乡扶贫,入户帮扶贫困户,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时刻服务贫困群众

已届知命之年的邓康老师,在教学岗位上虽不曾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令人耀眼的光环,却也是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过。2018年3月初,按照鲁屯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的安排,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扶贫队伍,积极投身于全镇脱贫攻坚的滚滚浪潮中。

作为基层扶贫干部,他时刻提醒自己,虽然包保人的工作非常普通,但它却是神圣而光荣的。他尽自身所能,在扶贫攻坚的战场上做出了表率。为了及时了解帮扶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他只得使劲挤时间,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周末、节假日全用在扶贫工作中。最初,邓康坚持至少半月入村到户走访一次。但是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工作要求不断提高,邓康老师也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坚持每天下午深入村居民宅和贫困群众交心谈心,共商脱贫致富大计。

风里,他健步如飞,迫不及待赶往包保户家……

雨里,他踏着泥泞踽踽而行,为尽快解决实际困难而奔走……

太阳下,他挥汗如雨,忙碌着为贫困户收庄稼……

在七一村的乡间小路,田间地头,农户小院,人们随时可以见到邓康瘦弱而不失坚强的身影。

毛泽东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邓康经常到贫困户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种植和长势情况,入户后认真观察圈舍养殖和牲畜疾病防范是否到位,贫困户的人居环境是否改善,他们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存在问题。在调查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会被邓康写入他的脱贫调查报告,为他在后续扶贫工作中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温暖深入人心

七一村岩上组贫困户梁龙志,家中五口人,梁龙志和妻子均身患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三个孩子,只有长子在七一小学五年级读书,其余两个孩子未到入学年龄。

2018年3月26日中午,邓康第一次走访梁龙志户,看到其家中生活环境,他顿时脑袋发晕,那不是一句简单的脏乱差可形容的。只见厨房一片狼藉,餐具、厨具散落一地,上边爬满苍蝇,干燥的柴草杂乱地挤占了厨房大半个空间,房内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怪味。三个孩子排着队站在厨房外,呆滞的眼神盯着陌生的邓康,脏兮兮的小手捏着半边苹果津津有味地啃着,油而发亮的衣服被风吹得“刷刷”作响。

此情此景,一向被同事称赞“好脾气”的邓康老师,此刻也忍不住想发火,他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懒”字悬挂在梁龙志家外墙上。

梁龙志回来后,很客气地将邓康请进屋里,为了拉近距离,邓康主动地和梁龙志握了一下手,笑着介绍自己:“梁老哥,我叫邓康,是鲁屯教育集团的工作人员,现在按政府的安排包保你家,今后你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好吗?”

梁龙志看了邓康一眼,嗫嚅着说:“有什么好说的,帮扶干部换了好几个,我家还是啷个穷。”

“哎呀梁老哥,你也不要那么灰心嘛,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那么好,只要你有信心,全家很快就会脱贫的,你相信我。”

梁龙志“吧嗒吧嗒”地抽着烟,不再说一句话。

邓康到各房间转了一下,发现梁龙志家在“吃、穿、住、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一家5口晚上睡觉的房间不足20平方米,最严重的是牛圈和房间只有一墙之隔,热天一到,散发出异常难闻味道。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身体健康如何保障?

邓康决定,自己必须倾尽全力帮助梁龙志家,一定要让他一家人重新回归正常人的生活轨道,用好用足国家扶贫政策,让他家早日脱离贫困。

回到单位后,邓康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为梁龙志户写了一份专题调查报告交到七一村脱贫攻坚指挥部,当面向指挥所领导汇报梁志龙家住房安全方面的情况。

5月中旬,镇政府相关领导会同新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到梁志龙家实地察看,其住房的确存在安全隐患。经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研究,决定将梁龙志户列为“易地扶贫搬迁户”。

当邓康将这一好消息告诉梁龙志后,梁龙志却满脸愁云,十分的不愿意,艰难地说:“搬进城里吃什么呀?我家这么多人口,拿什么来养活啊?我家一律不搬——不搬。”

邓康耐心地劝导,说:“梁老哥,看你比我大不了两岁,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多少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一下,你看孩子在村小读书,不能住校,各种条件和镇里相差很远。再说,嫂子身体不好,经常往医院跑,很不方便。要是搬迁到顶效步马松林安置点,学校和医院就在家门口,孩子读书和嫂子治病都方便得很呐!”

  “搬到哪里要花很多钱买房吧?我家这么穷,拿不出钱。”梁龙志似乎有些心动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给你算一笔账,你认真听听……”

  “按照国家规定,易地扶贫搬迁户安置购房补贴,每人20000元,旧房拆除补偿每人15000元,而我们安置房面积低于120平方的价格是1200元每平方米,你家五口人,可以分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

梁龙志认真地听着,不时掰着手指算一下。

最后,邓康告诉梁龙志:“你家搬迁后总收入175000元,抵扣120000住房款后,还剩余55000元,你想你是不是赚了?”

梁龙志虽然残疾,但每一笔账还是能算清楚的,激动地说:“只要政府说话算话,我搬,我搬!”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邓康一直为梁龙志搬迁的事忙碌着,做资料、填表格、签易地搬迁协议、申请搬迁补偿款等等,无数次往返之后,他成了梁龙志家的“常客”。

春节前夕,梁龙志一家如愿以偿搬迁到顶效步马松林安置点,住进了干净整洁的新房。

2月中旬,黔西南大地迎来年后最冷天气,邓康非常担心梁龙志一家的冷暖,决定为他们送去过冬的棉衣棉被和衣物,焦急地赶到梁龙志的新家。梁龙志见到邓康,仅仅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共产党好啊,共产党的干部好啊……,要不然我们穷人怎么能住上宽敞新房,穿上新衣服,盖上新被子,我们的政府好,是好政府......”

邓康老师告诉笔者:“我们的帮扶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只有看到贫困户脸上笑了,生活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帮扶干部才能心安!”

永远坚定执着

梁龙和是邓康包保的另外一户贫困户。与梁龙志不同的是,梁龙和是一个颇有心机的人。

    梁龙和家距离村主干道有150多米,其中有100多米已经硬化,剩下的50米符合政府出台的串户路硬化的条件,所以邓康积极为梁龙和申请。最终,村委会同意将梁龙和串户路实施硬化。

  “龙和呀,前段时间你反映的那段路的硬化,村委会已经同意了,可能一个星期后开始施工。但按照政策要求,每米你需补贴9元给施工方,你应该是同意的吧?”邓康高兴地告诉梁龙和。

“同意同意,硬化50米才450块钱,施工完后我就给钱。”梁龙和反映了多次的串户路硬化终于有了结果,心里也自然高兴。

一个星期后,串户路正式施工,并很快完工。

但是,邓康和梁龙和约定好的事出现转折,梁龙和拒绝向施工方支付450元串户路硬化补贴!

作为包保责任人,梁龙和的思想工作必须由邓康去做。

电话中,邓康提醒梁龙和:“龙和,上次我跟你说的,硬化路每米收取9元的施工补贴,你共计需支付450元,听说今天施工方上门收款被你拒绝了,咋回事啊?”

“邓老师,你只说硬化路,没说补贴给施工方钱的事啊,你是不是记错了哦?”嘟嘟嘟嘟,还没等邓康说话,梁龙和已经把电话挂掉。

本来已经定好的事,为什么突然变卦,邓康也没弄明白。想起自己不辞艰辛多次去他家走访,为他家付出了那么多,却得到这样的结果,感觉就像是喝下了一坛烈酒,一股辛辣味直冲脑门。但是冷静下来转念一想,没有不对的群众,只有不对的工作方法,群众还不满意是工作方法、工作态度有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沟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于是,他决定再次登门做梁龙和思想工作。

耐心地听他倾诉,梁龙和说:“邓老师,我也想付那笔钱,但是家里实在拿不出那450块钱,所以我就……我就……”

    邓康有些恼怒:“所以你就撒谎,你就耍赖,这怎么能行呢?”

  “我……”梁龙和羞愧地低下头。

  “龙和呀,以前我跟你说过,我是你的包保人,你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说嘛,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这样吧,我先帮你把那450块钱垫上,今后不准在做失信于人的事了。”

“嗯嗯,邓老师,你真是一个好人,我以后一定好好的配合工作,保证不为难你的工作。”梁龙和承诺着。

这次事件过后,邓康再次体会到和群众沟通的重要性,工作不仅要耐心、细致地给贫困群众讲解,还要认真倾听贫困群众的想法,有时候他们只是缺乏一个倾听者,当他把他内心的烦闷、苦楚说出来,你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后,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找到帮扶措施的切入点,帮扶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邓康老师就如上善若水,心系贫困人民痴情不改,情牵脱贫无怨无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默默奉献,抒写人生的壮丽诗篇,以实际行动诠释为脱贫事业而不忘初心的高尚情怀。

他,是一位年长的父亲!

他,是一位为家庭操心的丈夫!

他,还是一位坚持在脱贫路上,帮助贫困群众的基层工作者!

他,坚信上善若水,心系群众,情牵脱贫,不忘初心。(鲁屯中心小学 王贵云)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黔西南州教育局 技术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88号    客户服务热线:4001801818转1
Copyright©2016 yun.jzjy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6008618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